《致谢达尔健》写在康复出院之际新闻资讯
来到达尔健康复医院已近七个月了,随着身体的好转,我即将出院回家。这本应是一件高兴的事情,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,一想到要离开温暖的这里,仿佛是要离家外出;一想到要离开亲爱的医护人员,仿佛心中没有了依靠;一想到要离开朝夕相处的病友,体内好像少了一股劲儿。辗转几个医院,我从这里,一家规模不大但非常专业、一家民间兴办但理念超前的医院,实现了最初的目标——站着走出去!为了这份喜悦和目标,我感谢达尔健康复医院,衷心地感谢这里的一切!
我要感谢医院的徐文红院长和院里的其他领导们。曾经作为患者,在其它医院感受到了院领导的高不可攀,也更加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弱者的弱小。然而在这里,却是别样的境遇和感受:曾多次,在病床前、在治疗大厅,徐院长细致地询问我的病情,劝导我正视目前的病况,并给出了许多的专业的建议,大到新特疗法,小到日常维生素的补充、免疫 力的提高;曾多次,冯副院长关切地给我把脉问诊,耐心讲解饮食营养中的注意事项,及时开出中药让我进行调理;曾多次,走廊里偶遇安副院长时,他都会给我一些鼓励和指导。院领导们的这种亲近,让我如释重负,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。
我要感谢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,是他们的精心治疗和守护,才有了我康复的今天,康复的日子里,有许多感人的情景都历历在目。
每天清晨,随着一声亲切的问候“早上好”,胡军主任都会准时地来到病房,唤启我精神抖擞的一天。
疼痛中心的马银虎主任不时地要给我“拾掇拾掇”,针灸推拿为我消除各种疼痛和不适,微循环、大三氧治疗为我修根固本,铺就了我康复前行的坦途,在心中他已成为了我康复路上的守护神。
康复组朱鹏民老师在近七个月的时间里,不断地变换着训练手法,小心翼翼地推动着我的康复进程。辛建业、王值伟两位组长和其他老师也不时地进行指导。我就像是一块毛坯,在他们的精心雕琢下,逐渐呈现出艺术品的模样。然说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,我却体会出了一种精准和爱护。
吴永频主任的医生团队,护士长邢文慧的护士团队,每天的查房都是那么细致入微;张静主任从家里带给我非常好吃的猪蹄儿;因治疗胳膊皮下瘀血时,赵巧梅护士从家里给我带来敷用的土豆;营养中心的老师们会经常地来询问饭菜是否可口;每天餐后餐具的处置都来自于病友护工和医院保洁员们的帮助;每天走进训练大厅,李金铭和任海峰两位老师都争抢着给我添水泡茶,训练间歇时一杯热茶会准时地出现在面前;在医院停车场练习走路时,曾得到过颜芸燕护士长的亲自陪伴;每一次进出医院大门时,都会迎来护士和保安员亲切的问候......在达尔健,这里的所有人,已彼此视为家人。
在达尔健医院,遇见的是温暖和关爱,这种温暖无处不在,这份关爱润人心田,让我康复的日子不再觉得清苦,让我病痛的身躯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,让我在康复的路上有了深深的感悟!
从呱呱落地获得新生,我感恩我的父母!从身患重病直至重新站立行走,如果是一次重生,我最要要感谢的,便是赐予我重生的达尔健康复医院!我将把这份恩情永远地铭刻在心,希望达尔健不断扬帆向前,祝愿我这里的家人们幸福平安,谢谢你们!谢谢达尔健!
(康复患者单先生亲笔)